问·道 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 前 言 在中国画水墨画发展史 “问道”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然与造物同为是一种大美境界。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正是老庄所追求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也逐渐成为国画创作的最高境界。 中国画的创作理念“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由老庄思想发展而来,“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说中国画承继了魏晋之风度,那么老庄思想即是它的源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因为老庄思想的经久不衰才造就了中国画的千年长青,至今,仍是有识之士的创作灵感来源,不管是工笔还是写意,无不源自老庄思想。国画大师黄宾虹先生的国画作品更是将老庄思想演绎的淋漓尽致,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虚空中传动荡,神明里透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皆是其多年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写照。 为了更好地传承创新当前“水墨画”艺术,博宝艺术网推出《问·道——中国当代水墨画邀请展》。展览汇集了21位优秀水墨艺术家,他们从50后到80后不等,多是师出名门,或毕业于中国著名美术院校,或是来自大江南北的优秀艺术家!他们执着高古,注重笔墨守成,传承创造水墨新粉本;他们中更多的是偏好当代,强化水墨张力,打造水墨艺术新样式。通过此次展览展示的形式,试图与书画爱好者共同探索水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博宝美术馆 2019年10月25日 参展艺术家 参展艺术家: 赵澄襄 范澍宁 时振华 程翔宇 李晓明 徐晋平 左剑虹 赵际滦 孟旭耀 杨爱群 鲍铁雷 金增友 包洪波 王 莹 刘艺青 范一冰 孙良利 杨 声 王石染 谢增杰 康 康 (按年龄大小排序) 开幕时间:2019年11月24日下午15:00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24——2019年12月1号 展览地点:博宝美术馆(北京通州区宋庄镇潞苑北大街Y0号) 策 展 人:崔文君 主办单位:博宝艺术网 艺品万家 支持单位:博宝艺术研究院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 战略合作:中国邮政 中华世纪坛 参展艺术家—杨声 杨声,安徽芜湖人,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水墨人物研究生课程班,师从李少文教授。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工笔人物画工作室,获硕士学位,导师唐勇力教授。先后任教于安徽安庆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育推广与合作中心副主任,中国画工作室导师,当代水墨人物画家,宁波大学潘天寿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山东当代人物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欣赏 《迷失》(135×68) 《天涯》(136×68) 《这个世界会好吗》(136×68) 《螺音》(146×365) 《启程》(136×68) 如马蒂斯所说的:艺术是一把安乐椅。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处处车水马龙,人人行色匆匆,信息爆炸,文案如山,真难得片时之息。故紧张之余,人们多么希望在自家的安乐椅上,舒展四肢,安祥仰坐,让紧张的精神松驰一下,再与二三好友,品香茗,谈逸闻,相互风趣一番。杨声的作品即是让人们用一种悠闲的目光去浏览、去欣赏,不必伤脑筋,不必去费神揣摹,尽情享受形象之快感,如炎照下的清荫,使人闲坐其间,得以长舒一口气,享片时“懒散”之快感,从而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与精神享受。 ——评杨声的画/李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