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东方化的先驱
——韩国艺术家刘泽烈作品评述
王羊羽
(新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
2024年11月6日笔者参观庆尚南道立美术馆20周年回顾展,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展品就是韩国抽象艺术家刘泽烈(1924-1999)的个人艺术大展。对一个名字十分陌生的艺术家作品全面的展示,给笔者一个同为东亚人的中国人带来的冲击很大。看完的观感是十分客观而真挚的,完全从作品出发,不会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干扰。笔者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这位艺术家很早就注重抽象艺术的本土化和形式、材料的多元化,运用东方元素,在亚洲是较早的。笔者在脑海里就把刘泽烈的作品和中国艺术家做了对比,可是搜索中国网络,没有发现任何关于这位艺术家的中文信息,又搜索艺术品拍卖记录也没有查到任何成交记录,于是又用谷歌以韩文搜索刘泽烈,关于他的介绍资料也是很少,这让笔者很意外,于是有冲动写一篇文章来推介这位东方“画坛隐士”。
对于东亚人特别是儒家文化圈的国家人来说,东亚抽象艺术当然是受西方的影响。通过参观刘泽烈早、中、晚期作品,他的抽象艺术实践很早就进行了,展品中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品,这种艺术尝试比中国艺术家要早得多。因为政治和文化的原因,中国艺术家从事抽象艺术实践很晚。1985年中国艺术界出现所谓“八五新潮”艺术,中国艺术才开始当代化。中国吴冠中的抽象形式美的作品出现的时间要比刘泽烈晚。但吴冠中去法国留过学,而刘泽烈从他得资料里面并没有留洋经历,而是庆尚南道镇海市的一名普通中学老师(图一)。与吴冠中比他的艺术抽象性更彻底,有如此成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对于研究韩国抽象艺术家刘泽烈的抽象艺术实践和成就,有利于对中国抽象艺术家的对比研究。
下面我将就展览中展出的几件具有东方特色的抽象艺术作品做一些分析。看完展览有一个重要的感受是艺术家对西方抽线艺术形式都有涉猎及尝试。他充分的吸收了西方抽象艺术的营养,他作品多元化而有包容性。但如果仅仅止如此,那也就是一个西方抽象艺术的学习和模仿者而已。他的艺术成就是其抽象艺术作品中有形成自己成熟风格的作品,即充满东方元素和民族特色。比如用墨,用东方纸张,运用用黑白对比的艺术作品。他对这类作品也是十分重视,在自己展览海报的封面就用了黑白水墨抽象作品(图二)。
对于东方艺术家很容易想到用这些元素,但是刘泽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嫁接,更不是换一种形式模仿西方。以展览展出的一件黑白风格的抽象艺术作品为例(图三),他采取用韩纸水墨来表现,但并没有用传统的书写感来创作,而是采取了制作,既在正面用墨,又在反面用墨,通过墨色渗透的正反效果来表现。充分的脱离传统的书写感和文字感。在工具上也大胆用刷子,而不是传统毛笔,在视觉效果上,有黑有白,有过渡的灰,还有苍劲的飞白效果。黑块面之间还有留白的白线,丰富而有层次,整体上又有木刻黑白版画的效果。他对黑白的理解是源自东方哲学“阴阳学说”和东洋绘画中对“笔墨说”的自我理解和表达。这样也能理解艺术家1963年在家乡镇海市开设“黑白咖啡厅”的行为,表明了其对黑白的偏爱和多元艺术的融合了。当然作品中不可忽视的版画意味应该是受他堂哥版画艺术家刘康烈的影响。
除了黑白和笔墨这两个东方元素外,当然还有书法意味的线条这个重要东方元素的运用。展览中就有一幅作品(图四),艺术家用油画的形式来表现东方线条的抽线美。舍弃了毛笔、纸张这种传统材质,而是用油画布、油画笔在红色油画底色的背景下表现缠绕扭动,如同龙蛇或古藤状的具有草书意味的线条,当然线条以黑色为主,辅以蓝色,在线条的两侧用黄色勾边,如同东方工笔画,但表现出了西方的立体感。整幅作品热烈而有动感,而不失书写感。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东西方艺术元素的冲突与和谐。
展出中有一件作品是融合了黑白、色彩和线条等中西元素的,让人眼前一亮(图五)。这件作品的底色是用墨在纸张上做出的黑白效果,与上面提到的黑白抽象作品又是完全不一样的表达。艺术家用黑色墨作底色,用东方艺术中留白的方式,留出了如同狂草般的线条效果,使人联想到古代草书碑帖中的留白。在此基础上,用红蓝染色的薄纱,剪成方形和长条形,粘在黑白底色效果的纸上,在用色染的薄纱上再粘上手撕的不规则白纸条,以呼应最下面的背景白色留白,这样块面和线的结合,色彩和黑白的对比若隐若现,在最中心的白纸条上抹上厚厚的一抹红色,如同花心,立体而又多层次。最后的效果就是运用综合材料完成了这幅东西艺术融合的作品。
在西方当代艺术里,用规整的几何形来创作的抽像绘画是很常见且很成熟的,有代表性的是蒙特里安,他是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在展览中有一幅以油画材料作为媒介,用不同色彩的规整几何线条来填满分割画面,分割出方型、长条形,圆形、尖形等等空间。粗细均匀且有书写感的线条,如同方块象形字,又有篆书的线条质感,可又是无人认出的天书;还像彩虹般绸带,像僧道的百衲衣。将东方文字线条和间架结构来表现西方几何抽象绘画。
对刘泽烈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东方元素和神秘气息,当然从他为数不多的评论自己作品的文字里能获得解答。(图七、图八)“从一开始,我就试图在原始艺术和萨满教中寻找我们艺术的精髓。从龙到支石墓、算命、丹青、护身符、佛教艺术等等,都是我涉猎的领域……萨满教的精髓是“煞”,如果说护身符是动物本性的产物,那么秋史的作品则是人类智慧的化身”。 (摘自 1981 年艺术家自己的笔记)
1981年7月在首尔韩国艺术文化振兴院艺术厅举办的个展是艺术家在韩国艺术界系统全面的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1990年和1991年,他在法国巴黎(Etienne de Causans画廊)举办了两次个人画展。一位东方抽象艺术家的作品终于在西方艺术的中心得到了展示。但令我感到震惊的是一位从未留学西方,没有受过系统西方艺术训练的一名韩国普通中学美术老师是如何将西方抽象艺术的理念和艺术表现形式融入到自己的具有东方气息的抽象创作中的,这不得不令研究者表示惊讶。
通过观看韩国艺术家刘泽烈的抽象艺术作品,可知他是一位东亚极具东方艺术语言的艺术家,艺术表现十分全面而又富于独创性,以独特的视角和艺术理念,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东方特色的又有当代艺术精神的作品,是东亚抽象艺术家的杰出代表。他在同西方艺术语言的融合及尝试上有着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对东方艺术家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关 / 于 / 我 / 们
北京千渡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博宝艺术网),成立于2006年,深耕书画艺术品线上交易,自2016年开启了全民艺术新时代,它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理念,以飞速发展的网络科技为媒介,使得中国现当代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传承。公司践行“让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的宗旨,坚守“绝不以假乱真,绝不以次充好”的经营理念,致力于通过互联网手段,让艺术品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市场,在培育大众美育的基础上让艺术品进入真正的艺术消费市场。
关注我们
(更多信息:关注艺品万家公众号)
(商务合作,业务咨询 扫二维码)